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正步入市场化改革深水区的我国商业银行,能否走上稳健发展之路,就看能否在以资本节约化平衡规模扩张与资本约束的关系、以稳健流动性平衡盈利增长与流动性安全的关系、建立逆周期动态拨备体系以平衡短期盈利与远期风险的关系三方面下多大的功夫了。

  我国商业银行正从股改的红利期步入市场化改革的深水区,能否实现战略转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决定着银行的未来。银行经营,始终面临平衡好风险与收益、流动性安全与盈利能力、短期效益与长期稳健发展的关系。由于资本天然的逐利性,银行难以依靠自身实现平衡发展,有必要通过外部监管对其约束,形成有效制衡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面临外部约束,是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和拨备约束。

  我国已于去年正式实施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全面提升了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资本监管原则是在1988年巴塞尔协议Ⅰ推出时确立的,并成为全球银行业公认的监管准则。资本被用于吸收银行的非预期损失,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反映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当前我国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10.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且银监会做了逐步达标的过渡期安排。目前我国主要大中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在11%以上,明显高于过渡期的监管要求,但在信息充分披露及同业比较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会容忍资本充足率下滑过快或明显低于同业平均水平,因为这会影响投资者的评价和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因此,资本充足率始终是商业银行最关心的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构成刚性约束。

  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约束资产规模的扩张,不能盲目追求做大规模;二是控制信贷规模过快扩张;三是限制高风险资产的投放,如非自用不动产、衍生金融品等。风险资产的扩张要以资本的增加为基础,而资本来源主要包括公开上市、利润补充和次级债等二级资本工具,资本的增长有个累积过程,而这也决定了银行规模的扩张是稳步、循序渐进的,一味盲目扩大规模而忽视资本的约束,必然带来风险的上升。

  流动性监管指标主要有存贷比和流动性覆盖率。《商业银行法》规定存贷比不得超过75%,即要求银行发放贷款的前提是必须有存款来源,这有效限制了银行过度放贷。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负债来源更加多元化,银监会顺应形势,自7月起“松绑”存贷比口径,把稳定负债资金也视同存款计入存贷比。同时,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办法》,推出与巴塞尔协议接轨的流动性覆盖率。相比存贷比指标,流动性覆盖率的覆盖面更广、风险敏感性更高。

  流动性指标对银行的约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必须保证优质流动性资产(如国债)一定占比,不能把资产过度投向收益高但流动性差的资产类别(如贷款和同业投资),防止紧急情况下资产不能迅速变现;二是限制短期负债占比过高,避免期限错配程度过大引发流动性风险。

  拨备监管指标包括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前者为拨备/不良贷款,监管要求不低于150%,后者为拨备/贷款,监管要求不低于2.5%。截至去年末,按资产规模排名前15家的银行拨备覆盖率平均为276%,符合监管要求;拨贷比平均为2.4%,离监管达标尚有差距,这意味着银行在贷款不断增长的同时,还得增加拨备以满足拨贷比要求。而且,随着今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的迅速增加,拨备覆盖率也面临下降的趋势,这又增加了拨备计提的压力。

  资本约束要求商业银行具有长期生存的能力,拥有足够的资本吸收非预期损失,以防银行在顺周期时规模扩张过快;流动性约束要求银行具备短期生存的能力,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能坚持一段时间,防止因过度追求利润、期限错配程度过高而引发流动性风险,去年6月末的“钱荒”,就是银行期限错配过高、杠杆过度的结果。拨备约束要求商业银行具备吸收未来资产损失的能力,有能力提前计提未来的预期损失。

  在上述三重监管约束之下,商业银行欲走上稳健发展之路,需要在以资本节约化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资本约束的关系、以稳健流动性平衡好盈利增长与流动性安全的关系、建立逆周期动态拨备体系以平衡好短期盈利与远期风险的关系三方面下大功夫。

  资本是银行生存之本,资本增长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银行的规模扩张须与资本实力相匹配。因此,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应加快发展资本节约型的业务,例如债券承销、财富管理、资金托管、交易结算等中间业务,以及资金交易、表外业务等占用资本较少的业务。有些业务虽然资本要求较低但实质风险较高,如果此类业务发展过快,资本充足率会被高估,银行实质风险也将大幅增加。

  提供流动性是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如果银行自身都失去流动性,则将引起挤兑恐慌和灾难性后果。因此,银行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流动性安全的底线,不能一味放大杠杆或拉大期限错配程度。在市场流动性充裕时,银行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当市场反转、流动性紧张时,杠杆高、期限错配严重的银行将首当其冲,甚至会将市场好时赚取的利润吐出来。

拨备反映了预期损失,经济上行期,通常不良贷款率低,预期损失也较低,因而法定计提拨备较少;而在经济下行期,不良贷款率上升、预期损失增加,要求计提拨备增加。这说明当前拨备监管制度实际是顺周期的,银行在宏观经济低迷时会面临拨备不足、利润增长快速下降、放贷能力受限的压力,加剧了宏观经济和银行自身的顺周期性。因此,银行应在达到法定拨备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动态拨备体系,在经济上行期利润增长较好时增加拨备计提,用于在经济下行期吸收不良贷款损失,以熨平经济周期性,使利润保持相对平稳可持续增长。

(原文发表于《上海证券报》)

话题:



0

推荐

滕飞

滕飞

72篇文章 5年前更新

CFA,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首席分析师,长期为《财经》《上海证券报》等主流媒体撰写专栏。个人邮箱:tengf09@yeah.net,欢迎关注公众号滕飞宏观策略研究(微信号:tengfeifinance).

文章